为助力高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续教育任务,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,根据《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》及相关政策要求,结合2025年最新规定,现发布本年度专业课网络培训指南,涵盖学时要求、学习途径、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。
一、学时要求与课程构成
1. 总学时要求
2025年广东省高校教师需完成 90学时 的继续教育任务,具体要求如下:
公需科目:不少于30学时(需通过指定平台完成专题学习,如“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”、“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”等主题)。
专业科目:不少于42学时(聚焦本学科前沿理论、技术及实践技能)。
选修科目:不少于18学时(可结合个人研究方向或职业规划选择跨领域课程)。
2. 课程内容方向
专业科目课程涵盖以下领域(示例):
学科教学创新与实践(如“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融合”)
科研能力提升(如“课题申报与研究方法”)
职业素养与师德建设(如“教师标准体系与综合素养”)
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(如“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”)。
2025年广东高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推荐 |
||
编号 | 课程 | 学时 |
1 | 新课程教师教学技能 | 13 |
2 |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学意义 | 3 |
3 | 青年教师怎样快速自主成长 | 8 |
4 | 一位科学教师的2049计划 | 1 |
5 | 教师怎样做叙事研究 | 3 |
6 | 研究型教师核心素养专业梳理 | 4 |
7 |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| 4 |
8 |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| 1 |
9 | 激励教师的方法和策略 | 1 |
10 | 助力教师提升价值感和幸福感 | 4 |
11 | 教师工作压力分析及解决之道 | 4 |
12 |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 | 4 |
13 | 当代高校教师的国学素养修炼 | 2 |
14 | 心理学助你成为更优秀的教师 | 4 |
二、专业课网络学习途径
1. 网络学习平台
广东远教专技在线(https://jxjy.gdjnpx.com)
提供专业课在线课程,支持随报随学,完成学习后自动生成学时证明。
覆盖多学科专业课程,支持远程学习与学时申报。
支持移动端报名、缴费及学习,便捷灵活。
2. 其他学时折算方式
科研成果:发表论文(最多28学时)、出版专著、获批专利或完成省级课题(需上传证明材料)。
学术活动:参加学术会议、讲座或访问,按实际参与时间折算(每天8学时,不足一天按45分钟/学时计算)。
培训证明:参与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研修班、进修班,凭证书申报学时。
三、学时申报与审核流程
1. 申报步骤
登录系统:教师系列人员需通过 “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平台”(广东二师在线)申报专业课学时;其他系列人员使用 “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”(专技网)。
上传材料:在平台【申报学时】模块提交证明材料(如论文PDF、培训证书扫描件等)。
审核流程:学校或教育厅审核通过后,学时数据将同步至“专技网”,生成电子证书。
2. 截止时间
公需科目学习截止时间为 2026年4月30日(可跨年完成);
专业科目与选修科目需在 2025年12月31日前 完成学习及申报,逾期不可补登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平台账号管理
教师系列人员在“广东二师在线”的默认账号为身份证号,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后六位+@Gd(例:245635@Gd),需确保与“专技网”信息一致。
若账号被锁定或遗忘密码,需联系学校管理员重置。
2. 学时结转规则
未用完的学时可结转至下一年,但有效期仅限一年,逾期失效。
3. 证书打印
学时审核通过后,登录“专技网”下载电子证书,自助打印后需由用人单位盖章确认。
五、推荐学习策略
1. 优先完成公需科目:避免年底系统拥堵,建议上半年完成30学时公需课学习。
2. 结合科研实践:利用论文发表、课题研究等成果折算学时,高效完成专业科目任务。
3. 定期检查进度:通过“专技网”实时查看各科目学时完成情况,及时补缺。
附:技术支持与咨询
系统操作问题:
专技网:020-37088936
广东二师在线:400-998-9352
课程咨询:广东人事人才培训网(400-994-9699、13928954444)
重要提醒:学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愿选择购买学习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。专业课程部分经过行业主管部门许可后,可当作专业课程继续教育学时,选修课程部分经过所在单位的许可后,可当作选修课继续教育学时,购买的课程如作为继续教育申报审核认定不通过,学员自行承担。